38 – 4, Jalan 9/23A, Medan Makmur, Setapak
+03-4142 5255
memc@muken.org

上帝的透视镜

上帝的透视镜

今天是沐恩堂的敬牧会主日,由讲员-吴永基医生证道,讲题为“上帝的透视镜”,经文取自哥林多前书4:9-13.讲员首先指出了“上帝的仆人”的含义。“上帝的仆人”这个身份在教会中的认知里通常是指专职的牧师与传道。当我们把上帝与仆人分开来看的时候,这两者形成极大的对比。上帝是天地间的至高,然而仆人或作奴隶,却是在罗马帝国中,地位非常低的一个身份,至高与至低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与张力。讲员接着询问今天我们”如何敬爱上帝的仆人呢?如何真正的爱他们呢?是因他们对呼召的忠心。而讲员也说到敬牧会的两个目的,一方面鼓励更多人渴慕神圣的职分,另一方面鼓励更多人投入。接着,讲员透过经文与我们分享了三个重点。

1.服事当中的定位 (哥林多前书4章9节)

在哥林多前书1:11-12,保罗知道哥林多教会中间的纷争,就是有人说:“我是属保罗的”;“我是属亚波罗的”;“我是属矶法的”;“我是属基督的。”而保罗就在哥林多前书4章9节告诉他们作为一个服事神的人之真正的定位,就是明显地列在末后,好像定死罪的囚犯,如同一台戏给世界、天使和众人观看。在罗马帝国的时代,当一个军队争战胜利凯旋归来的时候,排在最后面的,就是战争里输了被掳回来的俘掳。这些俘掳,最后将会被摆在场上互相残杀,成为观众的娱乐,一台戏,气氛最高昂,却是人性的最低点。保罗晓得自己的定位,一个牧者、传道的定位。今天的世界,我们常用人的眼观或世界的价值观来定义何谓成功,但在基督里,我们应当从上帝的视野来看每个人在基督里身份定位。


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


2.服侍中的对应 (哥林多前书4章10节)

接着,讲员指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章10节中用了3个对比:聪明 vs 愚拙、强壮vs软弱、荣耀vs卑贱,表达了保罗如何看待在基督里的服事。保罗所拥有的生命是当时的人无比羡慕的,具有罗马公民身份,并在最出名的犹太拉比之下受训的得意门生,但他却愿意为了基督的缘故,放下他原有的一切,愿被人看为是愚拙、软弱、卑贱的。这是保罗的牺牲,也是今天许多牧者、传道们,在他们生命当中为这服事所作的牺牲。

3.服事中的写实 (哥林多前书4章11-13节)

每个复兴的运动都是由牧者、传道们的血泪铺垫而来的。从哥林多前书4章11至13节能看见这个服事的写实: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度缺乏(11-12a)、他人恶意的对待(12b-13a)、被轻贱和藐视(13b),这些都是保罗亲身经历的,也是John Wesley、Charles Wesley、William Seward 的经历,也是今天许多牧者、传道的经历。

(这是约翰卫斯理时代,一位巡回传道人,手中要拿着一条木棍,用以防身)

最后,讲员以一首圣诗作为结束,《如今我们还活着》,由Charles Wesley所写,表达了当年他们仍能回到年议会开会的喜乐,因为还活着,有幸见到弟兄的面,一切都是主的恩典!

【无论经历何种苦难,无论承受何种试炼,

甚至上次会后的争战仍令我们毛骨悚然,

但耶稣的爱仍带领我们来到这里;

那从天上而来的帮助仍保守你我的生命。

直到戴上冠冕的那日,

我都愿意背负十字架跟随主;

即使失去一切也照常喜乐,

因在耶稣里我已获得一切美好!】

 

所以,让我们一同藉着祷告为我们周围的每一个牧者、传道守望,并以爱心关怀每一位牧者、传道。愿上帝继续赐福与引领我们周围的每一位牧者、传道,使他们的灵魂体健康强盛,并且他们的服事与家庭充满神所赐的平安与喜乐,还有主的恩惠与慈爱以及弟兄姐妹的同心同行与爱戴常伴随着,以至有能有力的宣扬上帝的国。

 

陈荟宜,郑诗彤//整理报道

Facebook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