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 – 4, Jalan 9/23A, Medan Makmur, Setapak
+03-4142 5255
memc@muken.org

世界不再一样

世界不再一样

文:吴慧芬博士——马来西亚神学院讲师(4/4/2020)

行动管制令开始执行的时候,很多人希望熬过漫长的管制期之后,一切就可恢复正常——学校继续上课,商场继续营业,公司照样运作,教会也回复昔日的活动。不过,当管制令被延长之时,一些人已经不再那么乐观。因为我们要面对的,是几乎一个月(可能更久)的全球经济贸易以及普遍职场活动的停顿后果。我们需要有心理预备,我们迎向的局面,很有可能不是即刻恢复的生活面貌,反而是延长的“收拾残局”状态。马国卫生总监诺希山昨天表示,接下来全国至少六个月不能有大型的聚会,正好反映了这残酷事实的一面。

生存过战争、疾病和禁锢状况的教授爱莎·阿末(Aisha Ahmad)以自己的经验分享,疫情之下,世人正处于“世界不再一样”的骤变之初期而已。这段期间,我们可能依然以效率衡量自己的工作能力,也把持着“不断努力”的精神状态,这可能是一种“否认式”(denial)的应付心理。不过她也指出,当人们晓得接受“世界不再一样”的事实,并亲自体验一种自我调整的心理阶段过后,会重新衍生一种力量,然后朝向一种“新的正常”(New Normal)之生活节奏。所谓“新的正常”生活,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交、团聚、庆典、敬拜、球赛、喜事、丧事等等,从此需要刻意“保持一段距离”的新生活方式。医生专家也指出,管制令之后可能涉及了学校、大学、食堂、会议、公共场所、卫生设备等等“新的正常” 生活面貌,特别是指做足“防护措施”(有兴趣可参阅 Exit Strategies)。


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


这其实也意味着,管制令过后我们依然会面对疫情之下生活的未知数,也不知道危机几时才会过去。不过,终有一天全球疫情会结束,我们可以再次自由地拥抱朋友,也重新回到课室及餐馆。全球的经济也会在大衰退之后,逐渐复苏起来。不过,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旅程的开始阶段而已,接下来的是“马拉松式的慢跑”。

我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这个事实,或安抚自己保持平静。因为现实的面貌,可能残酷得令我们想拒绝去想象它。我们都需要一段灵性旅程、一番心理预备和一场理性整理。我们会与这场疫情所留下的后果共存几年、甚至几十年;而那其实是许多人的“余年”了。

我多么希望上帝从天上按一个“复位按钮”(reset button),使一切回到一个月之前的正常状态。就好像电影《野蛮游戏》(Jumanji)的结局一样,大家回到各自岗位,不伤一根汗毛也不损丝毫皮肉,只是人生经验丰富了些而已。恐怕人们“想回到以前一样”的路,还有一段距离。我不禁想起以色列人“出埃及”之后那段漫长的旷野路程,以及“被掳巴比伦”那段艰难的受困日子。对他们来说,世界不会再一样。不过,感恩的是——上帝也没有停止过与他们同行。

(注:本文转载自作者部落格-EG Meditations 静思文集:2020年4月4日)

Facebook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