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 – 4, Jalan 9/23A, Medan Makmur, Setapak
+03-4142 5255
memc@muken.org

后疫情教会的常态

后疫情教会的常态

讲员:彭河祥牧师

经文:使徒行传1章6至8节;及8章1至5节

这周的主日信息由百美堂的彭河祥牧师传讲,经文分别取自使徒行传1章6至8节;及8章1至5节。门徒们一直盼望耶稣能使以色列复国,视他为带领以色列复国的领袖,但耶稣却被钉死在十架上,当下他们貌似失去了盼望。耶稣复活之后与门徒相聚,讲述神国的事,但门徒却问:“主啊,你要在这时候使以色列复国吗?”。耶稣告诉他们复国时间是由天父决定,他们也无需知道,祂要门徒专注于另一件事 ——大使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今新冠肺炎大爆发,大家都在猜测,耶稣要再来了吗? 是何时呢?但此刻,就如当初耶稣对门徒们所说的,祂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大使命: 广传福音,因耶稣的再来主权在于父。在使徒行传8章1至5节提到,门徒四处传福音,行神迹奇事,教会开始兴旺起来,却面对逼迫。因着逼迫,这福音广传到更多地方去。神借着危机,教会被逼迫,使福音照祂的蓝图展开。让我们一同反思,在这次疫情震动的当中,我们能够如何的跟着神的脚步去将福音传开。


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


 

大使命

首相在其中一次记者会提到,sekali air bah, sekali pasir berubah (一次的冲浪,一型的沙滩),这疫情之后我们会面对一个新的常态。在这个新的常态当中,教会要如何来履行大使命?

1)运用科技传福音

95年后出生的孩子被称为i-Gen, 他们认为没有网络的世界就等于不存在在人间。从疫情发生的开始,社会、甚至是教会都开始运用网络平台来进行小组、聚会工具。使用网络社交媒体必须成为教会的新常态来接触更多的人群。

2)借着社会关怀事工传福音

耶稣在世时所做的所有事,为的都是人群的需要,祂行神迹,不断给予关怀。现今的教会也肩负着社会责任,履行社会关怀。因着疫情,社会及人群的基本需要不断增加。若教会没跟上这些脚步,就会被社会淘汰,而传福音的桥梁就会如此的被斩断。

教会重燃的“常态”

因着疫情,大部分教会再次捡起一些原有与教会的,但却逐渐被遗忘的“常态”。现在是重燃这些“常态”的最佳时间,因它们是大使命当中不可缺少的常态:

i) 信徒诚心顺服圣灵带领

ii) 殷勤学习圣经

iii) 分享和纪念耶稣的爱

iv) 看重祷告

一次的灾难,一次的改变。盼望经过这次疫情之后,教会能够应用科技、借着社会关怀事工,将福音广传直到地极。那时候,耶稣就会再来。

陈荟宜、黄慧婷//整理报道

Facebook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