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疫还是抗议?
文:吴慧芬博士——马来西亚神学院讲师(3/5/2020)
什么成为我们走过疫情的动力?共同奋斗去抗疫?还是高举人权的抗议?
当很多亚洲国家,都在政府全面实行的行动管制令之下乖乖就范的时候,美国却有民众集会示威抗议,反对疫情封锁。在这期间,美国一些州属也针对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限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。
不过,抗议人士也面对反抗议人士的反弹。有穿着医疗制服的反抗议者,站在道路中间,拦住载有反封锁标句的汽车,形成一种“我们在抗疫、你们却抗议”的对峙局面。
当美国人对居家令(Stay-at-Home Order)的激烈辩论有所加剧,我们这些局外人也开始思忖“自由”和“人权”的真正意义。一向来,自由和人权是很多专治国家的人民所羡慕的。在一些国家,甭说有自由言论,国家政策更可以随意宰割人民。在这种情形之下,自由和人权是值得争取的。不过,如果自由和人权用来盲目推崇个人的自由、却蔑视他人的安危,这种自由和人权其实是危害社会的;它不能为群体好处带来造就性。
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
西方本地人心知肚明,人们抗议行动背后的真正目的,有着经济因素的牵引。居家令、行管令以及广泛关闭店面的措施,已经使多国经济萎靡,并可能已使几千万人失业,造成世纪经济萧条以来、从未有过的失业率。关心疫情人士也明白这个经济困境,毕竟人人都必须有份工作来过日子。眼见屋价急速下跌而失业率却急速上升,全球都希望各国逐步开放行动,以及松开经济互动。
马来西亚施行的行动管制令(Movement Control Order),严格得来却矫枉过正——钓鱼觅食、在住家花园范围之内跑步、邻居在家门闲聊、送生日蛋糕……都莫名被罚款和坐牢。执法人员需要辨明,MCO的目的是为了抗疫,而不是让人可随意滥用权柄。因此,国内人的温和抗议是有理的——执法人员需要运用同理心和人道的精神,更需要在执行上一视同仁。而明天开始马国逐渐松开封锁,有一些善意公民联名签署请求政府避免太早解封;这不失为一种抗疫的努力。逐步解封的确令人松了一口气,不过大家都喜中带忧——因为有疫情反弹的可能性。
执笔于此,即使疫情并未完全过去,一些国家也已经逐渐开放封锁。避免疫情反弹把局势恶化,希望人们的行动也会自我限制——缓慢地恢复行动,节制地自由走动,尽可能待在家里,落实生活新常态,尽量防护自己和与人保持距离。
爱我们的邻舍——为了国家社会的共同福祉,我们仍然齐心抗疫。
(注:本文转载自作者部落格-EG Meditations 静思文集:2020年5月3日)
Facebook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