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 – 4, Jalan 9/23A, Medan Makmur, Setapak
+03-4142 5255
memc@muken.org

沐恩信息

感恩与献上

刘长武牧师 从岁首到年终,我们得着神的恩典丰富奇妙。 因此,凡事感恩(Gratefulness)是基督徒生命中重要的操练,也就是将这感激的态度表达出来。因我们的态度决定生命的品格与高度,也间接向神表明我们对祂爱的表现。 感恩在原文拉丁文(Gratus)的含义是 “预备妥当,动作迅速,甘心乐意,即知即行”。一个会感恩的人,他会向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怀有健康的亏欠感,他会毫不犹豫、随时预备好用行动表达谢意。因此,感恩被定义为“以言行让人知道他曾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受益”。 感恩要刻意培养 现代许多人都以自我为中心,因此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应从小学习感恩、理解、包容与爱身边的朋友。这其实也是一种高情商的培养。 感恩有喜乐 【常常喜乐,不住祷告,凡事谢恩;因为这是神在基督里向我们所定的旨意。】(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6-18) 喜乐是生命的常态,是生命的力量。因此,一个会感恩的人,生命自然有喜乐。若我们的生命只有自己,我们便没有办法感恩也感受不到喜乐。既然感恩是一个选择,那么凡事感恩是我们应有的态度。因为神在我们生命的定意是要我们守住神的应许与约,与祂建立美好的关系。 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  为感谢而献上 利未人的十一 –   向神表达对祂的敬畏,承认神是全地的拥有者 (申命记14:22-23) –   成为利未人养生的;供应被分别出来成为终生事奉耶和华的人(利未记27:30-34);(民数记18:21-24)  节期的十一 – 共同欢庆  每三年的十一 –  赒齐穷人;顾及别人的需要(申命记14:28-29) “献感谢祭给耶和华,要献得可蒙悦纳” –利未记22:29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,一起学习不再只是心怀感恩而已,乃是能够成为那拥抱感恩,领受喜乐并甘心乐意付出爱的人!   陈荟宜,郑诗彤//整理报道

是猪?是主?

刘长武牧师 约翰一书5:1-5,12 2019年是己亥猪年,猪在大众眼里是不好的代表,它是标准型的吃饱睡,睡饱吃的动物。就连在新年期间与猪谐音的祝贺语都寥寥无几,真的可怜啊!猪在圣经有三项比喻,让我们一同来看。 不洁之物 在圣经里,猪代表的就是不洁之物。上帝对食物作出限制,教导以色列人不可以吃各种不洁净的动物,原因有三个: 确保全族的健康,避免传染病。 断绝他们与祭拜有关系的事情,因为异教徒通常以猪献祭。 神借此提醒以色列人,住在他们中间的神是圣洁的。 贪恋世界的信徒 猪洗净了就是这样的信徒因着起初相信耶稣,自己的罪也被耶稣的血洁净过。但后来又沾染世界的恶、污秽,这样的信徒今天大有人在。(彼后2:22)上帝警惕信徒们不可重犯错误,要信靠着主的话语生活。 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  浪子比喻的猪豆芽 上帝把浪子比喻成猪豆芽,意味着浪子的地位是卑贱,多么悲惨,多么可怜。这也提醒信徒要醒悟,不断地感恩所拥有的一切。 (约翰一书5:1)指出我们是属耶稣基督的,是属神的形象。(约翰一书5:2)则说明信徒要遵守神的诫命。我们要有爱弟兄的心,彼此相爱。我们更要向上帝一样有爱世人的心,不让人失丧灵魂。(约翰一书5:4-5)清楚说出上帝赐予我们信心,并且能胜过世界,因为基督已经胜过世界。 身为信徒,胜了世界的就是上帝给予我们的信心,所以我们一定要紧守圣经的话语,并且活在基督里。 梁阁兼//整理报道

2019年:加八福

魏茂会友传道 2019加八福。大家都知道马太福音5章里耶稣所提到的八福。然而,这一次,讲员透过诗篇30篇在新年的期间来和我们分享另外的『八福』。诗篇30篇是大卫在献殿的时候所著写的。让我们来看看大卫在这段经文当中给我们的祝福的启发。 第一福: “神曾提拔我” 1耶和华啊,我要尊崇你,因为你曾提拔我,不叫仇敌向我夸耀。 很常时候,当我们面对生命的软弱时,我们就会低头。我们低头,因为仇敌不断在我们生命里夸耀,以致我们抬不起头来。然而,神却是那一位提拔我们的神。他是那一位使我们抬起头来的神。 第二福: “神医治我的过犯” 2耶和华我的 神啊,我曾呼求你,你医治了我。 大卫在他生命中也曾犯罪,也曾软弱。然而,他经历了神在他生命当中的医治。曾几何时,我们也同样的在生命中有软弱,有跌倒。但神不曾离弃我们。祂也在我们生命中医治我们。这一种的医治,不只是身体病痛的医治,同时,也是与神之间关系的恢复。他医治关系中的破裂,使关系得恢复。 第三福: “神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” 3耶和华啊,你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,使我存活,不至于下坑。  多少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挑战,使我们经历生不如死的情况。生活难堪处境,工作压力,经济重担,很常时候都使我们透不过气。然而,神却能够把我们的灵魂拯救起来。他使我们能够继续存活。 第四福: “神的怒气转眼之间,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” 4耶和华的圣民哪,你们要歌颂他,称赞他可记念的圣名。 5因为,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,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。 大卫在生命当中也数次的得罪神,这也使神发怒,而降灾在他的生命中。然而,大卫清楚知道,身的怒气是转眼之间。明白说神并不愿意降怒,然而很常时候,神因为看到人的固执,偏行己路自取灭亡,而降下灾祸,使人转向神所赏赐的蒙福之道。使人体会神一生之久的恩典。 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  第五福: “一宿虽然有哭泣,早晨便必欢呼。” 一宿虽然有哭泣,早晨便必欢呼。 只要我们持守在神的律列典章里,神必让我们可以重新欢呼喜乐。这是神所定的原则。只要我们遵行,就算在苦难的当中,苦难也必将过去,重新欢呼喜乐。 第六福: “在神的恩典里,我的江山稳固。” 6至于我,我凡事平顺,便说:“我永不动摇。” 7耶和华啊,你曾施恩,叫我的江山稳固;你掩了面我就惊惶。 当大卫开始计算手上有多少的军兵时,他开始就显出他内心的骄傲。这就使他感到 “我永不动摇。” 然而神不喜悦大卫点算军兵的举动与骄傲的心态。神也因此降祸于他。因此,诗人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神的恩典。当我们在平顺时,是神的恩典。 第七福: “我的求告蒙神应允和怜恤。” 8耶和华啊,我曾求告你。我向耶和华恳求,说: 9“我被害流血,下到坑中,有什么益处呢?尘土岂能称赞你,传说你的诚实吗? 唯有当我们愿意向神求告,我们就能得怜恤。这是神的应许,永不落空。神是良善的神,他必垂听我们的祷告,时刻帮助我们。 第八福: “我的哀哭变为跳舞,我的麻衣变为喜乐。” 11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,将我的麻衣脱去,给我披上喜乐, 12好叫我的灵(原文作“荣耀”)歌颂你,并不住声。耶和华我的 神啊,我要称谢你,直到永远。 生命当中少不了哀哭的时候。这些哀哭在人眼中,都看为是失去的事情或事物。然而神都在看顾纪念。他必偿还我们所失去的,以致我们可以重新得着喜乐。麻衣,也意表了悔改。当我们愿意穿上麻衣,即是愿意在神的面前悔改并转向神,神就使我们重新得着喜乐,重新得着力量。   2019,爱你依旧。再加上八福。让我们在这一年,依旧对神表现出满满的爱意,并经历神在我们生命所赏赐的八福。生命不断的去经历神的大能,亲身体验神的美善。   刘必旭//整理报道  

健康成长建造强盛本质基础

刘长武牧师 上一周的主日信息“一棵树的启示”中,强调着神看重我们与祂的关系,更渴望我们都能领受生命源,拥有健康的与神、与人、与自己的关系。除了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,我们需认清三大基础或本质,以便我们能健康地建造在对的基础上,得着永生。 “永生” 并不是延续这痛苦或朽坏的生命,乃是活到永远的保证。神藉着耶稣把祂的生命赐给我们,叫我们永远与祂同在。 认清活着时的生命处境/状况 “认识你—独一的真神,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,这就是永生。”约翰福音17章3节 这里清楚显示永生,是从我们认识独一真神开始就得着了。这是神白白给我们的恩典,我们现在就拥有的永生,并且要在耶稣基督里与神建立个人关系。当我们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时,便得着永生。由那一刻开始,便拥有了能与神连接的新生命。然而,我们仍会面对肉身的死亡,但耶稣再来时,我们的身体将会复活,永远与神同在。保罗说我们非死乃睡,更确切的提醒我们活着已是活在永生当中。神把生命中最重大的抉择放在我们面前,让我们有权利可以选择生命或死亡。然而神依然盼望我们能选择祂和生命。让我们认清我们现在生命的处境,活得更有价值,更有使命! 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  认清我们的身份 当一个人成为基督徒,他就在神的家里得着儿子的一切权利和义务。在罗马书8章12-17节中,保罗用了“后嗣”与“儿子”来说明我们与神的关系。当我们认识并相信这独一真神之后,得着一个新的身份—-神的儿女。我们是神的真儿子,不作奴仆、不作浪子。虽然我们不见得常常觉得自己是属于神的,但圣灵可以作为凭证,祂的同在提醒我们是属于祂的,并且又以基督的爱来不断激励我们。 因此,身为神的儿女,我们需要常常反思自己为什么作?为什么献?为什么参与?将起初的爱心找回来。 认清最大的关怀 “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力、尽意爱主—你的 神,又要爱邻如己。”路加福音10章27节 这是我们生命中“最大的关怀”。在经文当中,耶稣说这是必得永生的关键,也是律法与先知道理的总纲。天父所在意我们在这世上所做的,绝不是我们的事工做得多好、多有成就,而是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时候,心里是以爱神爱人的人去做。我们必须认清,我们活着最需要关注的,是生活的每一件事都以爱神爱人为基础去行。任何有需要的人,不论是何种种族、宗派或是社会背景的人皆是我们的邻舍。若爱邻舍,我们就不应该提出许多理由来为自己缺乏爱心辩护。若有爱,就起来行动,给予帮助给有需要的人群。因生命中最大的关怀是我对神的爱、我对人的爱。盼我们都能一起学习全心爱神,热心爱人。 当我们的生命基础对了,神的教会也必然健康强盛,有上帝的荣耀在我们当中。盼世人看见我们的时候,就看见基督的化身、爱的代表,成为神的代言人! 郑诗彤,陈荟宜//整理报道

一棵树的启示

詹友陞传道 健康的树,必须在健康的环境下,如有泥土、水分和肥料,才能健康成长。一颗树在健康的环境才能茁壮成长,那么人也一样,健康的人也只有在健康的地方才能健康成长。让我们以约翰福音15章1至10节来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命。 拥有健康的与神关系(约15:1) 人的本质与上帝是不同的,之间的距离更是遥不可及,更何况人是不可能成为神。然而上帝为了成全人与神的联系,差派耶稣基督降世为人,来到世上,人才有机会与神连接。神使我们有盼望,并且与神恢复关系。葡萄树与枝子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神付出代价,渴望与我们这群人恢复关系。人与上帝连接的信息,透过耶稣基督,人与上帝得以恢复关系,而这都因上帝爱世人。对人来说,健康的环境,就是住在神的爱与祂话语当中。 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  健康的与我关系(约15:8) 健康的与我关系,从认知自己的身份开始。生命中两个重要的问题如下: 我是谁? “我就是葡萄树,你们是枝子。”约翰福音15章5节 耶稣明确的给了我们身份的启示,清楚标明自己的身份。我们是枝子、是门徒、是上帝的儿女,属于天父的。当我们晓得自己的身份,我们属于天父,就知道我们应为何而活。 我为何而活? “你们多结果子,我父就因此得荣耀”约翰福音15章8节 我们活着就是要多结果子,荣耀天父。结果子是为了成为别人的祝福,也是门徒的标记。神爱我们,希望我们得着丰盛的生命,一天比一天成长。得着这丰盛的生命的秘诀,就是多读经祷告灵修,遵行神的话,常常住在祂的里面。 健康的与人关系(约15:10) 我们是枝子,要连接与基督,就要属于群体的一部分。我们要常留在认识他、爱他并尊他为主的群体里,我们就更强大。我们也要委身于一小组、一崇拜、一侍奉的群体生活中。若是有枝子想单飞,脱离葡萄树与枝子,就会像6节所说的一样,“被丢在外面,枯干了,人捡起来,扔进火里烧了”。我们需要常留在认识祂、爱祂、并尊他为主的群体里面,也就是教会当中,才能够一起成长。 总结来说,健康的环境就是“跟随耶稣的群体”,并且要读经、灵修及祷告,遵行神的话语。 梁阁兼,陈荟宜//整理报道

健康成长 建造强盛 迈向荣耀

沐恩异象为「同心建立一间健康, 强盛且不断增长的荣耀教会」。生命,是个不断成长的旅途。教会的强盛,决定于信徒生命是否健康成长。保罗在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当中强调及教导信徒生活目标,追求个人健康成长,最终要达到的是整体教会得以健康长大,成为得胜的生命。  「一」的信仰  • 合一的心 保罗在以弗所书中4章4至6节列举了基督教信仰中七个最基本的“一”,一身体、一圣灵、一盼望、一主、一信、一洗、和一位神,并强调信徒应以和睦联系,竭力持守合一的心。如此强调合一,是因我们所信的独一真神给我们的是“一”,身体是一。借着圣灵感动领受了这信仰,以及被蒙召有同一个指望。领受了这份感动,因着这一位主,信而受洗归入神的家中。在这家中大家都不同,所以需要用爱(谦虚,温柔,忍耐)来彼此接纳,彼此尊重来保守合而为一的心。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我们必须以爱来接纳那些有过失的基督徒。当我们看到其他肢体犯错时,应当持温柔忍耐的心,为他祷告。因圣灵的一个重要角色是“建立合一”。 合一  • 因属同一身体 五重执事指的是 “使徒”、“先知”、“传福音”、“牧师”和“教师”。这五重职事的目的,是要成全圣徒,各尽其职,指的就是装备圣徒,承担圣工。每个肢体都不同的功用,需要用爱和平相处,彼此配搭,成为一个身体,才能一起健康长大。在基督里合一并不抹煞我们的独特性。圣灵赐给每个信徒拥有特别的恩赐去建立教会,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什么恩赐,而要好好的运用这等恩赐。神呼召我们成为一个群体,彼此配搭,就能成就更多的工作,也就能更圆满地完成神心意。当我们一起同工,教会就能显出基督的丰盛了。 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  要成长的健康 基督是真理,引导教会的圣灵也是真理的灵。因此,我们必须在真道上同归于一,认识神儿子,得以长大成人,满有基督的身量。反之,撒旦是说谎之人的父。我们必须愿意花时间与神亲近,认识神,扎根在神的话语上,以致我们不轻易被绊倒。作为基督的追随者,我们必须委身真理,这表示我们应该以爱心说诚实话,我们的行为应该反映基督的完全。 怎样长进 保罗说到,用爱心说诚实话,凡事长进,连于元首基督。我们可以如此操练,在人际关系,事奉,传福音,灵修敬拜当中给自己定下比往年前进更多的目标。 盼望我们都能健康成长,以爱互相扶持,在真道上同归于一,更多花时间与神亲近建立美好的关系,成为合神心意的器皿。让我们一同 健康成长,建造强盛,迈向荣耀   郑诗彤,陈荟宜//整理报道

立志更新

刘长武牧师 迈入2019年,想必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有新盼望新理想。上帝也是如此,每年都给我们机会,摸索及活出基督的样式,成为新造的人。身为基督徒,我们更要用对的价值观面对一切,打造更有价值的人生。只有改变心志,才能更认识神,贴近神的心意。让我们以启示录21章1至7节来帮助我们立志更新的学习。 地上一切都成为过去(启21:1) 我们在地面上所拥有的一切,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的。当人离开这个世界时是带不走任何一件事物。神已为祂爱的儿女们创造了一个新天新地。地上所发生的反映着天上的事,因此在地上的一切都只是副品,然而在天上的才是正品。除此之外,我们需有属灵的看见,就是人从物质层面看到属灵的层面。所以,在新的一年里,我们要投资永恒。 神要亲自与我们同在(启21:3) 神要恢复祂与我们的关系。神要亲自与我们同在,作我们的神。祂要下来就近我们,正如神藉耶稣基督成为人,居住在我们中间一样。神在哪里执掌王权,那里便有平安与慈爱。在神的国度里,我们是完全被供应的。只要对上帝有信心,他必引领我们前方的道路,让我们对前方的道路不畏惧。在基督的生活里,我们得平安得喜乐。 天上的状态(启21:4) 那 “新天新地” 被描述为「神要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」的地方,永不会再有死亡、忧伤、哭泣和痛苦。无论我们现时的处境如何,都不是最后的定论。神要为那些爱祂的人,完全地成就一切,带来永恒的喜乐。 天上的得胜者(启21:6 -7) 神要把生命的泉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。生命水是永生的象征,使我们能看见与神同在的丰盛,当我们信靠神的时候,所带给我们的是永恒的福气,也使我们在灵里得到满足。因此,我们需勇敢的为基督站出来,谦卑接纳神作生命的主宰,坚忍到底,胜过试炼,成为那忠心又良善的,必得神的奖赏。 进入新天新地(启21:8) 得胜者的反面就是沉沦者。惟有胆怯的、不信的、可憎的、杀人的、淫乱的、行邪术的、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都将经历第二次的死。 沉沦者的特点以胆怯开始,但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,乃是刚强、仁爱、谨守的心。在仇敌面前胆怯、害怕兽的淫威多过信靠神的慈爱和大能,表明我们里面并没有神所赐的心,因此并不是真正的重生得救,只是靠着人的理性、情感和意志来跟随主,这样的自信是靠不住的,其实是不信。而第二次的死将会是永远离开神的地方,那里没有公义、慈爱、光明,永远住在这种地方的感受,承受永远痛苦。 我们的每一口气都是神的恩典,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回转向神。在圣经中如此记载,“若有人在基督里,他就是新造的人,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。”神渴望我们“重生”,与祂同享天国之乐,成为合神心意的人。 盼我们能立志天天被更新,活出有生命力的生命! 梁阁兼,陈荟宜,郑诗彤//整理报道  

相亲相爱的关系

当人与人之间缺乏真实的交流与信任时,便会开始隐藏并压抑情绪,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与自卑,因而将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,缩小别人,放大自己。我们称这为“自恋”的时代。自恋的人期待别人会回应他的渴望和需求,但是别人却无权利期待他会给予类似的回报。 纵然现已来到了“自恋”的时代,但圣经却教导我们是属神独特的创造和祂所爱的儿女。我们必须拥有健康的意识,认定神赋予我们的身份塑造我们的行为。 那么,要如何拥有健康的意识呢? 我们需有共同的基本需要。第一,寻求修复关系,得到生命中“重要他人”的爱,肯定与接纳。因天父无条件的爱接纳了我们并肯定我们是祂所创造的,因而产生健康的自我形象。第二,我们需从父母或有权威性的人物适切地引领和指示我们。唯有圣经的权威与基督的主权引导我们进入丰盛的生命。第三,我们需要归属一个团体,透过出生或是接受。或许我们的家人不能满足我们内在的需要,但当信徒们在团体中,这份空缺感必能被神的爱填满。 健康的NI我TA,形成健康的教会。 表达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在约翰福音13章34-35节中,神赐我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我们彼此相爱,因此众人就认出我们是祂的门徒了。我们当学习以耶稣舍己的爱去爱人,而爱不仅是温馨的感受,也是附诸行动的态度。我们可以给予对方肯定的言语,为对方预备精心的时刻。即使会带来麻烦也愿伸出援手,受到伤害仍肯施予;为别人的好处而诚心作出努力,忍受别人的伤害而毫无怨言,也不反抗。这种爱很难做到,但当我们这样做了,别人就知道我们的生命有神的能力,因而必能活出有生命力的生命。 活出真实、透明、诚实、正直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说真话的对象,而且还需要愿意对我们说真话的人。若我们不愿意敞开自己与他人心连心的交流分享,我们便会陷入孤单的情感里。因此,我们需要衷心的、开放的、说实话的、充满诚信和值得信任的与人相处。我们可以透过委身过小组的生活,来帮助我们在关系上更深的被建立。我们也可找属灵祷告伙伴,彼此祷告守望并能在生命中说出真实的自己。除此之外,认识他人的个性,能帮助我们与他人相处。性格的不一样,不是用道德判断,乃是代表我们的不同。 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  彰显恩典、怜悯和宽恕 因着我们的自大,总是挑剔找出别人的错误,论断别人。在弥迦书6章8节,神要的是我们正直、存谦卑与怜悯的心,并与神同行。那么,我们在讨神喜悦的努力中,我们是否公平地与人相处?对那些冤枉过我们的人施过怜悯呢?我们是不是正在学习谦卑呢?然而怜悯能超越生命中琐碎的小事,聚焦在别人的需要上。譬如,在餐馆吃饭,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暴怒,有同理心,看见别人的难处与需要。 沟通和解决冲突 沟通是彼此两个人之间相互聆听诉说,沟通并不是单方向的,如果只有我不停地讲,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了。因此,沟通是10%的话语、40%声音的语调和50%的肢体语言。在这个过程中,“听”、“说”与“了解”都占据了重要的部分。每一段关系,都会有冲突。然而,若没解决冲突,那将会形成人际关系中的癌症。 那么,我们要怎么样解决冲突呢?我们需将倾听别人和了解别人列为第一目标。倾听别人说话本是一种礼貌,愿意听表示我们愿意客观地考虑别人的看法,这会让说话的人觉得我们很尊重他的意见,有助于我们建立融洽的关系,彼此接纳。因此,无论大事小事记得说谢谢,做错事记得说对不起。圣经也教导我们不应轻易发怒,存怜悯的心,彼此饶恕,凡事包容,凡事忍耐。(罗马书12:-18 ;哥林多前书13:4-8a ;以弗所书4:22-32 ;歌罗西书3:12-17 ;希伯来书12:1-3 ;雅各书3:13-18) 每一天,我们和其他人相处的领域,就是我们与神关系道成肉身的地方。 然而神将这些人群放在我们的身边都不是偶然的,乃是要我们经历神的爱,学习给予多一点点爱,使我们封闭的心能再次被打开,活出真实的自己,领受健康平衡的生命。   郑诗彤,刘萱颖//整理报道

热忱表现的灵性

一间健康强盛的教会,热情如火的生命是少不了的。 何为热情如火的生命呢?那就是愿意花时间在神的同在里,渴慕祂的同在。 在圣灵的带领,外加不同的文化下,每一间教会都有它独特的风格。今天要讨论的灵性的风格,这是讲述如何用行动和委身,把满有热忱的信仰活出来。要活出这样的一个生命,是从内在的生命,在外在的生活表彰出来。而要有这样的内在的生命,我们需要跟神有很好的连结。身为基督徒的我们,内在的生命是否还与神有连结呢? 透过圣经的这三位人物,观察他们是如何活出这样的生命来。 摩西拥有一股热情如火又带着感染力的生命。摩西在山上面对面遇见神后,便经历生命重大的改变。摩西一次又一次放下了自己的自主权,从王子变逃犯,从逃犯变牧羊人,40天为百姓禁食祷告等候神。在艰难的环境中选择顺服并凡事求问神,不轻举妄动。摩西晓得神心意,因此当他举手为百姓代求,神就撤回审判。然而,为什么神垂听摩西的祷告呢?因为摩西认识神,愿意花时间在神的同在里。 大卫是个敬畏神的人,是个敬拜的器皿,懂得营造神的同在。大卫也曾犯了许多的错,甚至设下奸计,使忠心耿耿的乌利亚在战场上阵亡,顺利夺了他的妻子。这一切导致大卫家中不断有凶杀的威胁,大卫的儿子背叛他,他的妃嫔在众目睽睽之下与别人同寝,他头生的一个孩子死了等等。大卫若知道犯罪带来的痛苦后果,就不会追求一时的罪中之乐了。大卫犯了错后,愿意回转向神,花时间在神的同在里,神就赦免了他,使他重新生活,因此神称大卫为合神心意的人。 保罗从前是一个犹太色彩宗派观念极端浓厚的狭窄分子。当他经过基督十字架的“对付”,眼的鳞片落下后,那正是他真正认识神的时候,并放下过去,立志他的一生只求与神连接。保罗将神放在生命的首位,并甘愿丢弃万事,看作粪土,为要得着基督。保罗虽在马耳他岛上被毒蛇咬,但神却保守他安然无恙,甚至还使岛上的病人都得了医治。保罗为什么那么充满恩膏呢?因为保罗以神为首,愿意花时间在神的同在里。 吉隆坡卫理公会沐恩堂  经历神的爱 保罗勉励信徒一同明白神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。唯有当我们深深看见自己爱心的贫穷,因而生出一种真正的谦卑,才能成为那出口,将神的爱往外宣扬。在雅各书4章6节中,神抵挡骄傲的人,赐恩给谦卑的人。骄傲拦阻我们亲近神,因此若要真实地遇见神,我们必须先以一颗受教的心回转向神,经历祂的同在。当我们越多认识神那超越知识的爱,并愿意花时间在神的同在里,自然愿意事奉神。 心意更新 我们是否不再像当初那一般热情?我是否停止了灵修祷告的生活? 在罗马书12章2节中,不要效法这个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,叫我们察验何为神的良善,纯全可喜悦的旨意。这新而有新,日日更新,不断更新,乃是把自己像泥土般交在窑匠的手中,让神的手来栽培,塑造,磨练,陶造成为合神心意的器皿。当我们愿意改变新思维,勇敢往前进时,神的宝座必在我的经历之后被立定。 我们必须信任自己,神给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荣耀。而神让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对我有益处,并叫我成长,成为更卓越的人。我是否活出这份荣耀? “你们亲近神,神就必亲近你们。” 雅各书4章8节 内在的生命与基督的连接,那是一个得胜力量的源头。当我们愿意花时间在神的同在里,我们的生命必会带来不一样。让这渴慕神同在的热忱不断地燃烧在我们当中,成为这世代预备有油的童女。   陈荟宜,郑诗彤//整理报道

全面兼顾的小组

小组生活是沐恩生活文化之一,是健全双翼教会的必须,使 “信仰生活化,生活信仰化”。 在圣经中也提倡着小组的重要性。在出埃及记18章13-23节中,摩西选派了人分担重担,将适当的人选作助手,倍增工作的效能,同时也促使别人进步。 当以色列人愿意服从并委身其中的时候,这便启动了有弹性但有秩序,有动员力使每个人都能投入事奉,履行了信徒皆祭司的职分,有包容力能容纳不同层级需要的人群得到切实的牧养,有个别性使每个人都能被关注,以及给予培训,发觉领袖。 若身为组长,是否已履行了我当行的职分?若身为组员,是否是那一个愿意顺服并委身于团体生活? 彼此建立 神的道大有功效,因此唯以神的话语彼此建立,实践真理。我们可以在小组中透过彼此分享生活经历,一起参与某项活动,查经或延伸主日信息,以生命影响生命,用律例和法度彼此提醒,指示当行的道,当作的事。若一个肢体遇到难题,可以给予关怀与服事,犹如家人般一起彼此担当,互相守望,一起成长。因此必能从这相亲相爱的关系中彼此被建立。在约翰福音13章35节中,耶稣说我们当彼此相爱,众人因此就能认出我们是祂的门徒了。 装备事奉 神赋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恩赐,因此给予服事的机会是重要的关键。我们可以在小组中,透过服事发现与实际地发挥恩赐,找到适合且有意义的事奉,并能从中得着热忱。除此之外,当我们愿意抓住这服事的机会时,生命将不断地被装备且培养成熟的灵性。俗语说机会总是留给预备好的人,而我是否预备好去开启神赋予我的恩赐呢?或许现在的我还未找到我的恩赐,但每一扇的门都在为我而开,只要愿意踏出去尝试,必定能找到属于神赋予我的恩赐。 福音布道 每个属神的儿女身上都流着“我是福音使者”的血液。传福音是基督徒的生活方式,但也需有清楚的目标导向。想一想,我身边有没有一些正在工作上面对挑战?或在健康上,经济上,人际关系上面对问题的人群?我们可以以有策略与有效的方法,与他们建立关系,给予关怀,一步一步地带领他们参与小组,融入小组,使他们不再是风闻耶稣,乃是在小组中看见弟兄姐妹切实相爱,同时也被神的爱大大浇灌。 扩展小组 当我们引人归向主后,小组就必然会扩张,成为繁殖倍增的小组。在培育的过程中,组长就犹如耕耘者,细心灌溉组员直到他们长大成熟变成金灿灿的麦子。因此,小组要不断地呼召,训练每个人成为领导,开拓更多的新小组。如此一来,教会必然会不断的被扩张,被兴旺,成为健康强盛,不断增长的荣耀教会! 平衡的生活方式是必然需要的,也必须是同时进行的。 让我们一同以三个“心”实践应用在小组中,那就是合神心意,同心建立,忠心良善。 当我们愿意委身于小组,彼此成全,参与培训,并将“走到哪就把福音传到哪”的热忱一直燃烧下去,全面兼顾的小组必能发挥最庞大的功效。   郑诗彤//整理报道

需要为本的布道

 布道或宣教是一项叫人认识神,归向祂的工作,也是教会存在的目的之一,也是健康强盛教会的指标。这乃是天父的心意,也就是与世人恢复关系。从耶稣被钉于十字架成就了救赎的工作,到圣灵降临后继续不间断的在做修复的工作。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概括,就是教会或基督徒传播福音,进行宣教事工。 上帝愿意让我们归向他,借着十字架的能力,重新建立新生命,领受着恩典,好叫我们可以见证神的大能。凭着这个原因,布道的存在就是一个关注点,一项作为信徒们的指标。 使徒行传2章43节当中提到“众人都惧怕。使徒又行了许多奇事、神迹。”这证明了布道是以需要为本。同时也证明了圣灵的大能是那么实在,众人从惧怕转换成人心安静、驯服。他们看见使徒又行了许多奇事神迹,心灵充满了诧异。一旦福音传开了,人们信主,上帝的大能都会满足于人的希望,按人的需要来完成的。 你相信当你活在基督里,生命将会不一样吗?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,且在家中擘饼,存著欢喜诚实的心用饭(使徒行传2章46节)圣经说明信耶稣的人都在互助的生活模式下过每一天,救恩的喜乐倾倒至生活每个小节。使徒行传2章47节“赞美神,得众民的喜爱。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”说明了只有信徒内心真正改变,全心全意敬畏神,为人正直,懂得关怀他人,使人快乐,这样的生活见证才会吸引更多的人信主,也因此天天都有得救的人。 试想想,在十八十九世纪的布道家,都是从教育上的需要,在不同的地方开设学校,开创新的文字,进行圣经翻译工作,为人健康的需要,设立医院。甚至到如今大部分的社会关怀活动如设立戒毒所,为流浪者预备食物。这些工作,都是从爱开始,以人的需要去开启,去实行。以此就能看见,布道宣教都是以需要为本。在圣经马太福音9章35节也能看见,耶稣所做的工作,也是如此。看见人的需要,就怜悯他们,施行医治释放。使徒行传2章43至45节能看见在当代教会开始建立的过程中,教会是以供应人的需要为先,再加上神迹奇事不断的发生,被吸引及回应福音的人就不断的增添。 需要为本的布道,有三个决不可缺的必胜诀窍! 关系需要被建立。要了解别人的需要,必须从建立关系开始,才能更轻易的了解并观察到别人的需要。 生命见证。把爱活出来,活出美好的见证!也多将我们生命所经历的分享出去。 圣灵权能。神赐祂儿女的权柄,多祷告并宣告我们所爱的人能够经历圣灵的大能与工作,以致能够回归向神! 我们是带着福音的能力传讲真理与生命的见证,我们不是单打独门,是与小组一起,是与神同工,上帝必赐我们够用得智慧与力量去达成福音的分享。求神帮助我们能够将神的心意刻在我们心板上,也就是不愿一人沉沦,乃愿人人都得救。并且有智慧和新的眼光,效法耶稣执行以需要为本的布道!   梁阁兼,陈荟宜整理报道  

奔向骨肉之亲

 “为我弟兄,我骨肉之亲,就是自己被咒诅,与基督分离,我也愿意。”(罗马书9章3节) 保罗热爱他的同胞,甚至愿意为他们被咒诅,与基督分离。虽然他不可能藉着自己与基督分离而使同胞得救,但他已有这样的爱心,他爱同胞的心难分轩轾,对犹太人传福音对他而言是一件无可割舍的责任。 “是高处的,是低处的,是别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;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。”(罗马书8章39节) 这句经文与上一句经文彼此呼应,保罗就是被神的大能及伟大所感动,也阐明自己的心灵被提升到最高的境界,所以没有任何事物能隔绝基督的爱。保罗内心非常焦急同胞们不信主,但他终究相信奇迹将会发生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不同的角度看出保罗对同胞们的爱: 1. 因骨肉之亲所作的誓言 保罗是第一个外邦使徒,是最伟大的开拓布道家,虽然按他所领受的托付与呼召,是向外邦人传福音,但在他所到的各外邦城邑,必先向自己的同胞-犹太人传福音。保罗的话很平实,但是却很有力量。“我在基督里说真话,并不谎言,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,给我作见证”。(罗马书9章第1节)任何有成效的传福音都要始于诚信,恳切,真实,正直。这四种品质在现今的社会上似乎并不多见。即使在教会中,我们都倾向于顺情说好话,却不讲逆耳忠言。诚信是说表里如一,没有虚伪;恳切所指的是你的动机;真实是指你所讲的内容;正直是指你惯有的品格对生命的全面影响力。 我们都是华族,况且中国人佔了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,是全世界民族中最多人需要福音的,所以我们要以诚信传福音,确保中国基督徒都信了主。 2. 对骨肉之亲的情怀 保罗想到同胞拒绝福音,逐渐走向死亡,“我是大有忧愁,心里时常伤痛”(罗马书9章第2节),这强烈的情感就像心中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一直被一块大石头压抑着,喘不过气来,痛苦极了。保罗之所以这么深切的爱他的同胞是因为他虽然全心爱主,但他爱主的整个心灵中已包括了爱同胞在內。保罗虽多次在传福音中一再受犹太人猛烈迫害,但他还是要向同胞传福音,从中流露出他热爱同胞灵魂的心,始终不变,锲而不舍。 3. 为骨肉之亲最彻底的心愿 保罗说:“为我弟兄,我骨肉之亲,就是自己被咒诅,与基督分离,我也愿意。”这句话绝不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他半生的勇敢传道,冒死犯难的动人经历。保罗真心希望同胞们可以因信主得蒙恩,心灵上都充满着不可言喻的喜乐。没有人像保罗这样,因为认识基督而如此喜乐满足。我们也都知道他是那个最常把“在基督里”挂在嘴边上的人。他却说为了有助于他的朋友得救,他甚至愿意永远与基督分离,应该没人拥有和保罗一样的心肠。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,神使我们生为华族,是神所赐给我们特殊的福分,因我们可向全世界最多还未得救的人传讲福音,远较别的种族的人方便得多。我们可以在多方面进行供献,例如:为中国福音化祷告、支持中国宣教、奉献金钱和与中国留学生游客等分享信仰,充分发挥五饼二鱼的威力。神使我们成为华族,就是要我们向中国人传福音,这是神托付我们一生下来就有的责任。   梁阁兼整理报道

健康强盛的教会之恩赐为本的事奉及功能健全的结构

神的教会,健康是个大课题。健康强盛是关乎素质的生活方式。随着科技进步,发达国家的生产力越发展,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破坏也越明显。在以弗所书4章12节当中,神所立的各职位都为要装备圣徒,承担圣工,使神所赐各人的恩赐能在我们当中显得完全。 健康强盛教会之八大素质 在这样的世代当中,需要成为世人祝福的神的教会的健康显得更为重要。而健康强盛教会需拥有的八大素质如、令人得力的领导、恩赐为本的侍奉、热忱表现的灵性、激励人心的敬拜、功能健全的结构、全面兼顾的小组、相亲相爱的关系以及需要为本的布道。这犹如一个木水桶,八条木支柱需要一样高与强稳,去支撑一个健康生命。   恩赐为本的事奉 事奉,人人皆需要。保罗在圣经里提及,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,它们都需要彼此才能正常发挥作用,且缺一不可。你开始参与事奉了吗?每个肢体都有功用,人人皆需要事奉。譬如我们的身体每一个器官都有它的功用,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,缺一不可。教会若要兴盛壮大,我们必须要在其中,彼此配搭,而不要成为“属灵失业”的人。我们需要有事奉,才能拥有健康平衡的生命。 找恩赐 事奉需要以恩赐为本,按照神给各人的恩赐来服事. 人人都事奉神,按恩赐参与服事。我们可以透过问卷或重新立约,直接的参与找到对的恩赐。然而有些恩赐是需要被发觉的。若我们找到对的恩赐,就找到了快乐与满足,更加有效率,生命必更加丰盛。盼望我们都能成为恩赐的好管家。 功能健全的结构 现代社会虽讲究平权,但无论国家、公司、家庭都必须要有明显的结构组织,才能健康的运作。神的创造也本是如此。三位一体的父,子,圣灵也依序的排列,从下顺服到上。 双翼教会的运作必须拥有健全的结构组织,需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子。在不同的岗位上,做自己的本分。功能健全的结构,必能发挥功能,达到目的。因此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上,需清楚方向与目的,不是为着我们自己的缘故,而是透过我们能向世界宣扬神的爱。   他所赐的有使徒,有先知,有传福音的,有牧师和教师。为要成全圣徒,各尽其职,建立基督的身体,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,认识神的儿子,得以长大成人,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。(以弗所书4章11-13节)   当我们都愿意参与事奉并各按其职,同心合意与弟兄姐妹一起携手前进,以谦卑的心彼此服事的时候,我们的恩赐必能发挥最大的功效。神的家,教会必须抓住这些要向,活出当中的素质,才能够健康强盛,成长并成为世人的祝福。   郑诗彤,陈荟宜整理报道

健康强盛的教会之激励人心的敬拜 (二)

真实的敬拜需要被神充满,进入神的同在。在祂的大能运行中活出生命力,能改变世界,成为光和盐。在罗马书1章16节中,福音是神的大能。传福音,教导与讲道,祷告与发预言,医治,赶鬼释放,门徒训练,宣教和救援事工,以及基督徒所包含的一切都源自于敬拜。 敬拜是让我们把每件事工转变为向神表达爱的一个动力。若没有敬拜,我们只不过是一群尽责做事工的‘’宗教人士’‘。敬拜也是一种生活模式。曾否想过上一次真实的敬拜在什么时候呢? 然而,恶者不停止他对敬拜掠夺的行径。透过塑造一个消费型敬拜模式,使人在敬拜中成为了旁观者。然而神的心意不是如此,而是要我们经历神,成为神的祭司。因神创造我们,不是为要使用我们,而是要亲近我们,与我们建立关系。教会不应该只是观察神,或学习一些关于神的事实,而应该是要让每个人能够经历神,在敬拜当中遇见神。 我们若是要恢复我们祭司敬拜的生命, 就必须晓得并认识我们的身份。 我们是祭司 在出埃及记20章18-19节当中,百姓看见打雷,闪电,角声和冒着烟的山就颤抖惧怕,远远站着,要求摩西不让神与他们说话。事件中让我们看见,恐惧使我们拒绝接受这尊贵祭司的身份。因此,我们必须认定自己在神面前的身份,被造是为了侍立在神面前敬拜祂。宗教的灵使人觉得这职分高不可攀。然而,真理是,我们被造是为了要敬拜神。 感恩称谢 是否想过每个主日,我们是带着什么样的态度回到神的家呢?神渴望我们带着一颗赞美与感恩的心来到祂面前。因我们何时感恩,何时就抓住了神的心。这就是进入神同在的通关密语也是跨出信心的第一步。 ”当称谢进入他的门,当赞美进入他的院;当感谢他,称颂他的名。” 诗篇 100:4 门就是耶稣 若我们要进到院子,不能只在围墙外站着,也不能从别处爬进去,因为那是贼也是强盗的行为,所以敬拜必须从大门进去。在约翰福音10章9节当中,耶稣表明祂就是门。若有人借着祂进来,就必定得救。然而我们能得着救恩,乃是靠着耶稣的牺牲与宝血,进入祂的同在中。 门是入口,也是一个转变的地方。旧约世代,方舟是泛滥世界的门。在这个时代,教会就是世界所需要的门,一扇属天的门。那是一个神荣耀同在,许多天使被神差派上上下下服役神的信徒,超自然大能彰显的地方。当我们每一次聚集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的时候,天的门就敞开,神亲自释放祂大能在我们的中间。 敬拜赞美是属灵争战大能的武器 既然敬拜要透过门才能得胜。就算不敬拜,争战仍然存在。因此我们越是有挑战,越是要敬拜!因撒旦主要的策略是谎言,而敬拜,是完全的真理。敬拜带下神的话语,释放完全的真理,而唯有神的话才能击倒撒旦的混乱。 当我们认定了神赋予我们君尊祭司的身份,以感恩与赞美来过每一天的生活,不停止聚会,让敬拜与祷告成为生活无时无刻与神连接的模式,我们的敬拜便能带下神大能的同在。   郑诗彤,陈荟宜整理报道

健康强盛的教会之激励人心的敬拜

 只有当圣灵神参与在人的敬拜当中,激励人心的敬拜才会真实的出现。纵然那是一场多么礼仪化的敬拜,圣灵的同在,将会使敬拜彰显出不一样的局面。在马可福音14张3-9节当中,一位女人打破珍贵香膏来膏抹耶稣的事件中,来看见激励人心的敬拜。 香膏在古代的用途,可以使宗教用途,皇帝及官员的使用,一般民众的用途,以及童女使用的香膏。因此,圣经中的女人,打破真哪哒香膏来膏抹耶稣,对当时代来说,是不可思议的事。 敬拜,Worship, 在故英文中称为 “Worthship”, 亦是给出有价值的东西 ,或证实某物的价值。因此,简单来说,就是在敬拜当中我们与神沟通,并且展现出神的价值,来证明神在我们心中的价值。 敬拜就是为主献上有价值的 神配得这个价值,因此我们献上这个当有的价值来尊崇他。圣经中真哪哒香膏的价值是30两银子,即是当时代一年工作的收入。而圣经中的女人,打破玉瓶,把这有价值的膏油浇在耶稣的头上。这就彰显了耶稣他身份的尊贵。虽一年的工价不足以比较,但是对人来说,却是将生命的所有都倾倒了。 敬拜是需要付代价 这昂贵的香膏若在你手中,而你却不想打破它来使用,它是否能够显出它的珍贵的价值呢?不能! 因此,敬拜是需要把香膏瓶打破,意思即是我们需要付上代价。敬拜的本质就是奉献与牺牲, 它一向都跟给予有所关联,且是毫无保留。古代的膏油玉瓶,只有打破后才能使用。玉瓶打破后, 就不能再保留了。因此,敬拜是毫无保留的,突破原有的程度,自我的限制,突破自我的安全区,不断的献上敬拜。 敬拜是不批评 当代的敬拜方式层次不穷,然而我们带着怎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对神的敬拜呢?于其对他人有批评,倒不如将时间与精力用在祷告与敬拜,更多的为他人代祷守望。圣经中,有人批评那女人用这昂贵的香膏来膏抹耶稣。然而,这女人却不去做出任何的回应与反击。而耶稣当下就认为这女人做了一件”…美事。” “…是尽她所能的,他是为我安葬的事,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。” 敬拜要有看见 耶稣说: “…是尽她所能的,他是为我安葬的事,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。” 这女人未必知道耶稣即将被钉在十字架上。然而,更重要的是,耶稣认为 “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,要向他们行善,随时都可以;只是你们不常有我。” 敬拜要有看见。马利亚看见了在当下必须要把香膏倒=浇在耶稣的头上。因此,她就去做了。我们是否能够像她一样,在看见了耶稣的尊贵后,就在敬拜中全然的献上呢? 马利亚打破香膏浇耶稣的事件后,她的举动也面对了许多的批评。然而,她不理会他人的眼光。当我们为主献上有价值的,为主付上代价,突破安全区来敬拜,不理会他人的批评与眼光来敬拜时,同时欢迎圣灵在我们敬拜当中,激励人心的敬拜,就在此形成了。   刘必旭整理报道